注意:留言请先登陆,并且已绑定微信,否则无法收发留言!
管非住宅地产高库存问题开始显现,但记者近期走访各地发现,不少地方政府和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依然沿用之前的开发套路,去库存手法简单粗放,高库存风险不断累积。
首先以养老旅游地产做噱头,行建普通住宅之实。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,很多开发商都是打着开发养老、旅游地产的“幌子”,以此为噱头拿地、行建普通住宅之实。
记者在三亚看到,除了“清平乐”项目在建筑设计、社区规划上匹配了中老年人的养生养老需求之外,其余绝大多数项目与普通商品住宅并无二致,如在“鲁能·中央城市湾”,所谓的“颐养降配套”仅仅是“10分钟即达医院”;而旅游地产项目“鲁能·三亚湾”,只是“海景房”……
其次,住宅开发增长空间有限,二线房企扎堆开发商业地产。记者在多家房企采访了解到,为了应对住宅库存高企、去化困难,不少二线地产商开始扎堆在二三线进行商业地产开发。
如新城控股在复制“万达模式”,将旗下商业品牌“吾悦”系在全国铺开。新城董事长王振华表示,至20年,新城“吾悦广场”将累计开业个、在建25个。
第三,地方政府盲目引进房企无序开发,营销策略模式陈旧固化。记者发现,从海口美兰机场至海口市区的道路两旁,在建、待建楼盘鳞次栉比。当记者问及如此大规模地盖楼,是否有足够多的人来购买时,海口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也坦言“什么时候能消化完,心里没底”。
营销策略方面,在三四线城市,开发商仍高度依赖地方政府“统筹”。海口、三亚等市房管部门表示,其调整的营销策略仍主要以投放旅游大篷车广告,吸引品牌房企拿地开发,与网络媒体合作宣传促销,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参加海南岛外房地产展销活动等传统方式为主。haojun